“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江水运大通道万吨级船闸建设关键技术”召开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
2025年11月2日,由水利部 交通运输部 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江水运大通道万吨级船闸建设关键技术”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南京召开,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交通运输部水运局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等主管部门领导及项目责任专家出席会议。会议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胡亚安、交通运输部原总工徐光、水运局原巡视员解曼莹、中交水规院设计大师吴澎等10余位业内知名专家组成项目咨询专家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潘军宁、科研管理处处长关云飞、财务处处长赵守高等出席会议。项目及课题承担单位、参研人员8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由关云飞处长主持,交通运输部科技司、水运局及基金委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分别就科技创新及行业支撑、项目组织实施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项目负责人李君与各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项目、课题情况与实施方案。
“长江水运大通道万吨级船闸建设关键技术”项目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牵头,联合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等10家单位共同承担。项目面向长江全流域高质量通航国家战略需求和长江三峡枢纽新通道、葛洲坝扩能船闸等重大工程需求,围绕万吨级船闸超长廊道输水与结构安全、长距离深开挖引航道通航安全、闸-船智慧协同与数据安全等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采用“基础理论拓展+核心技术攻关+软硬件系统开发+创新成果应用” 全链条研发思路开展系统研究。项目设立“高水头船闸复杂超长廊道输水安全保障技术”“万吨级高水头船闸结构及系泊装备设计技术”“多源高强度泄水复杂引航道通航安全保障技术”“峡谷超长引航道风—波—流耦联效应与通航条件预警技术”“闸—船多域融合协同运行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五个课题,协同解决长江水运大通道万吨级船闸建设共性技术难题,突破船闸安全高效运行技术瓶颈。
项目专家咨询组对项目及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认真审议。专家组认为,该项目总体目标明确,技术路线科学合理,具有显著的创新性与工程应用价值。专家组一致同意项目实施方案通过论证,并对后续研究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会议期间还召开了项目内部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课题任务衔接、项目数据共享、重大事项协调、工作计划安排等进行了深入讨论,为项目后续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项目实施将形成万吨级船闸建设共性关键技术体系,新方法新技术将直接应用于长江水运大通道扩能升级和畅通延伸重大工程,有效助力长江水运大通道航运效益提升,支撑交通强国战略实施和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