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长:胡亚安 个人简介:胡亚安,男,1965年2月生,湖北云梦人,汉族,教授级高工,博导。现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工水力学研究所所长,交通部通航建筑物建设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通航水力学及水工水力学研究,先后主持和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科技专项及国家大型水利水电水运工程科技项目等100多项,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先进和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国家大型工程如三峡、葛洲坝、五强溪、大化、乐滩、草街、银盘、桥巩、长洲、大藤峡等高水头船闸以及景洪、思林、沙陀、构皮滩、向家坝、三峡等大型升船机和锦屏一级、白鹤滩、向家坝等巨型水电站相关技术难题,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排名分别为第一、第二、第四),获省部级特等奖、一等奖9次,其他科技进步奖16次。编写专著4本,行业技术标准9本,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34项。曾获交通部首批青年科技英才,严凯科技奖,交通运输部科技特殊贡献奖,江苏青年科技奖等,水利部首批“5151”人才工程部级人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联系方式:电话:025-85828205;
Email:yahu@nhri.cn 
副所长:王晓刚 个人简介:王晓刚,男,1980年1月生,江苏常熟人,汉族,教授级高工,博导。现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工水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交通运输部通航建筑物建设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长期从事鱼道水力学、通航水力学及溃坝水力学等工程水力学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要技术骨干主持、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国务院三峡办项目1项,其他重大工程科研项目10多项,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如富春江枢纽、丰满电站、贵港枢纽、新干枢纽、湘江株洲枢纽、瓯江五里亭枢纽、广西老口枢纽等国内重要水利、航运枢纽的船闸、鱼道、升鱼机等相关技术难题,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提出的大底坡竖缝式鱼道设计方案可有效节省鱼道建设工程量;提出的淹没式导流墙等引航道水流条件改善方法可有效改善船闸引航道口门区水流条件;提出的土石坝溃决机理对提升我国溃坝预测预报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规范1本,发表学术论文30篇(1篇SCI,6篇EI)。获得国家发明专利9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入选中国水利学会“青年人才助力计划”、“交通部青年科技英才”、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培养对象,获张光斗优秀青年科技奖,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十佳青年”荣誉称号,十六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 联系方式:电话:025-85828206; Email:xgwang@nhri.cn 
副所长:范子武 个人简介:范子武,男,1970年2月生,山东临沂人,汉族,教授级高工,博导。现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工水力学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省注册咨询专家,江苏省水利学会水力学专委会委员兼秘书,太湖流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防汛抗旱专家。 长期从事洪水风险分析、计算水力学和城市水力学研究工作。十三五期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先后主持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8项、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10项,在专业领域内,共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权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019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联系方式:电话:025-85828202;Email:zwfan@nhri.cn 
副所长:吴修锋 个人简介:吴修锋,男,1972年2月生,山东莱芜人,汉族,教授级高工,硕导。现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工水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水利学会水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水工水力学、环境水力学、计算水力学等水利电力工程领域相关科研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水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及重大工程科研项目100多项,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大禹水利科技特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水力发电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电力行业优秀工程咨询一等奖1项、电力行业优秀计算机软件一等奖1项。主编、参编规范5部,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专著4部,获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人选。 联系方式:电话:025-85828203;Email:xfwu@nhri.cn |